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3:55:50
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煤炭年产量稳定在1.45亿吨左右,2010年生产原煤1.49亿吨,居全国第六位。
进一步加强煤炭洗选,以煤炭洗选为基础,发展多元经营,通过吸引内资和外资、多元持股和与下游产业的企业联营等多种方式,尝试发展煤电、煤化工等高附加值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继续扩大煤矸石发电、煤矸石生产建材(包括生产砖、水泥、陶瓷、陶粒、岩棉、加气混凝土等产品)、推广利用煤矸石充填采煤塌陷区、采空区和露天矿坑及煤矸石复垦造地造田技术,开展煤矸石生产复合肥料以及生产氯化铝、硫酸铝等化工产品以及提炼五氧化二钒及其他稀有元素的项目可行性研究。
薄煤层中蕴藏的也是煤,薄煤层开采出来的煤具有与中厚煤层或厚煤层的煤相同的价值,而且如果合理开采产量不低。如果按采1吨煤形成近1立方米采空区计算,我国以30亿吨年产量开采,每年将形成20多亿立方米的采空区,因采空引发的地表塌陷危害严重。再次,煤业是接替产业的产业基础。借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其他矿山企业提供煤炭高效开采、集约利用和安全生产的咨询服务,培育企业新的增长点。采煤机械化程度是评价煤矿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大量存在的小型煤矿只能用较为原始的方式进行开采,煤炭资源浪费在所难免。
但大量存在的小型煤矿的采煤机械化程度却不足40%。我国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导向为我国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有利契机,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构建节约、高效、清洁的能源支持系统,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面临的各类制约,决定了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和可持续利用依然是当前构建我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首要任务。要求煤矿在规定的限期内将本矿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报县主管局,纳入县主管局监管内容之一,凡整改不彻底或有相同隐患重复出现的,除经济处罚外,在当月的安全工作例会上予以通报。
同时对监管人员实行责任倒查,增强监管人员的责任心。今年以来,邻水县从创新安全监管模式入手,着力打造煤矿本质安全,成效显著。即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入井查隐患,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查制度贯彻情况,实行倒查制,用三分之一的时间与煤矿企业业主、管理人员,以及特殊岗位人员交流隐患排查情况。四是要求县主管局日监人员在检查煤矿时,严格实施三个三分之一的检查方法,确保监管质量。
年初,该县针对煤矿安全监管乏力、隐患整治不到位、事故发生频率较高等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县主管局联矿人员进行调整,将重点矿、难点矿调整给技术全面、业务过硬的技术人员,同时将责、权、利捆在一起,缴纳一定的安全风险保证金,对工作不负责任或是放人情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工作人员,每死亡1人处联矿人员1000元,从安全风险保证金中扣除,依此类推。二是建立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报告和监管责任体系。
凡检查出企业有不处罚三违行为的就处罚企业,企业不追究隐患责任人的就追究企业,从根本上确保了煤矿安全。截至10月底,该县共发生4起死亡4人安全事故,均比上年同期下降55%。三是要求监管人员对所监管的煤矿每月必须坚持1至2次到矿入井排查隐患,重点矿每月必须坚持2至3次到矿检查执法,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杜绝敷衍塞责,走过场放人情的行为发生《通知》还要求,为推动全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顺利开展,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集中力量和时间,加快审批进度,对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期间涉及的相关证照登记、变更等,实行倒排进度、限时办结。
记者近日了解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内蒙古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期间,严禁煤炭生产企业未按兼并重组要求擅自转让、买卖采矿权。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协调解决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推进兼并重组工作。按照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要求,未经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相关部门不得办理任何煤炭企业的转让、并购手续2010年,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窗口按照国土资源部授权,对全区煤矿持有矿业权证的单位进行重新整合发证。
在全区11个矿区83个矿业权中,参加本轮整合的有46个矿业权单位,并形成了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庆华集团、宁夏发电集团等大中型煤矿企业为主体的煤炭生产及开发格局。截至目前,宁夏矿业权数量减少20个,减少43.4%。
日前,随着灵武市金风矿煤炭勘探矿业权获国土资源部批准配号,国土资源部授权宁夏自行办理煤炭资源整合矿业权审批登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10月3日,该窗口向灵武市金风矿等13个矿发了煤炭矿业权证书,并向国土资源部报送申请配号
日前,随着灵武市金风矿煤炭勘探矿业权获国土资源部批准配号,国土资源部授权宁夏自行办理煤炭资源整合矿业权审批登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全区11个矿区83个矿业权中,参加本轮整合的有46个矿业权单位,并形成了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庆华集团、宁夏发电集团等大中型煤矿企业为主体的煤炭生产及开发格局。2010年,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窗口按照国土资源部授权,对全区煤矿持有矿业权证的单位进行重新整合发证。今年10月3日,该窗口向灵武市金风矿等13个矿发了煤炭矿业权证书,并向国土资源部报送申请配号。截至目前,宁夏矿业权数量减少20个,减少43.4%煤矿单井产量由2005年的12.4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65万吨。
累计关闭小煤矿343处,淘汰落后产能2500多万吨。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陕西累计关闭小煤矿343处,淘汰落后产能2500多万吨。
――原煤产销量大幅提升。――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同时,煤炭销量同步增长,产销总体平衡。先后开工建设135个大型煤矿新建项目,总能力达21956万吨,累计完成投资额885亿元。
截至十一五末,陕北、神东、黄陇三大基地煤炭产量超过3亿吨,占全省原煤总产量85%。实施技改矿井43处,总投资40多亿元。综机开采技术在大中型煤矿全面施用,安全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等现代化安全监控技术在煤矿普遍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5年间,实施煤炭资源勘查项目36个,新增煤炭资源200亿吨。
――煤矿机械化开采水平明显提高。大型煤矿产量超过2亿吨,占全省总产量56%。
5年来,一批年产1000万吨、500万吨以上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建成投产。期间全省生产煤炭11.85亿吨,较十五多增产煤炭6.93亿吨,增幅140.9%。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抓住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按照稳定渭北,加快西进北上和加快三个转化的指导思想,在产业发展、调整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后,全省原煤产量仅次于晋、蒙两省(区),跃居全国第三位。
小煤矿数量由850处减少到296处,减幅65%。第一轮267处整合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86%,第二轮资源整合方案实施后,全省采煤机械化程度将达到93%以上。十一五期间年原煤产量由2005年的1.53亿吨增至2010年的3.55亿吨,年均增产4000万吨,年均增速18.2%,增幅132%先后开工建设135个大型煤矿新建项目,总能力达21956万吨,累计完成投资额885亿元。
――煤矿机械化开采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年原煤产量由2005年的1.53亿吨增至2010年的3.55亿吨,年均增产4000万吨,年均增速18.2%,增幅132%。
大型煤矿产量超过2亿吨,占全省总产量56%。5年来,一批年产1000万吨、500万吨以上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建成投产。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抓住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按照稳定渭北,加快西进北上和加快三个转化的指导思想,在产业发展、调整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原煤产销量大幅提升。
发表评论
留言: